课程目录
章节 1
01. 车铣复合的基本介绍
02. 走心机介绍(小型车铣复合)
03. 车铣复合种类与结构
04. 几何视图的设定
05. 程序顺序视图的设定
06. 加工方法视图的设定(事关后处理)
07. 整体加工模板的建立
08. 车铣复合 – 车刀 对刀方法
09. 车铣复合 – 铣刀 对刀方法
10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工艺分析)
11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车削部分)
12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Z 向铣削)
13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X 向铣削)
14. 调整 — 加工模板(车 + 铣 + 钻)
15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钻孔、切断)
16. 综合讲解 车铣后处理 使用方法
17. 六方圆栓 ——A——(工艺、车削)
18. 六方圆栓 ——B——(X 向 联动铣六方)
19. 六方圆栓 ——C——(铣槽 X 向 Z 向)
20. 六方圆栓 ——D——(倒角、切断)
02. 走心机介绍(小型车铣复合)
03. 车铣复合种类与结构
04. 几何视图的设定
05. 程序顺序视图的设定
06. 加工方法视图的设定(事关后处理)
07. 整体加工模板的建立
08. 车铣复合 – 车刀 对刀方法
09. 车铣复合 – 铣刀 对刀方法
10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工艺分析)
11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车削部分)
12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Z 向铣削)
13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X 向铣削)
14. 调整 — 加工模板(车 + 铣 + 钻)
15. 完整 XYZC 实例精讲(钻孔、切断)
16. 综合讲解 车铣后处理 使用方法
17. 六方圆栓 ——A——(工艺、车削)
18. 六方圆栓 ——B——(X 向 联动铣六方)
19. 六方圆栓 ——C——(铣槽 X 向 Z 向)
20. 六方圆栓 ——D——(倒角、切断)
章节 2
21. 联轴器 – 含工艺(一次车削)
22. 联轴器 – 含工艺(铣削、钻孔、倒角)
23. 联轴器 – 含工艺(二次车削)
24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工艺、车削)
25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X 向 Z 向铣削)
26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X 向 Z 向钻孔)
27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二次铣削)
28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C 轴联动 腰槽)
29. 扁轴 C 联动 –(车削 1 粗)
30. 扁轴 C 联动 –(铣削 2 粗、精加工)
31. 花纹轴 ——(车削 粗、精)
32. 花纹轴 ——(铣削 2 粗、精)
33. 偏心凸轮 A–(车削部分)
34. 偏心凸轮 B–(铣削部分)
35.—— 异型螺旋槽(工艺、车削)
36.—— 异型螺旋槽(铣削 一粗)
37.—— 异型螺旋槽(铣削 二粗)
38.—— 异型螺旋槽(圆角清根 半精)
39.—— 异型螺旋槽(精加工 全部)
22. 联轴器 – 含工艺(铣削、钻孔、倒角)
23. 联轴器 – 含工艺(二次车削)
24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工艺、车削)
25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X 向 Z 向铣削)
26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X 向 Z 向钻孔)
27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二次铣削)
28. 六方连接件 —— 含工艺(C 轴联动 腰槽)
29. 扁轴 C 联动 –(车削 1 粗)
30. 扁轴 C 联动 –(铣削 2 粗、精加工)
31. 花纹轴 ——(车削 粗、精)
32. 花纹轴 ——(铣削 2 粗、精)
33. 偏心凸轮 A–(车削部分)
34. 偏心凸轮 B–(铣削部分)
35.—— 异型螺旋槽(工艺、车削)
36.—— 异型螺旋槽(铣削 一粗)
37.—— 异型螺旋槽(铣削 二粗)
38.—— 异型螺旋槽(圆角清根 半精)
39.—— 异型螺旋槽(精加工 全部)
章节 3
40. 六方固定杆 A—(工艺、车削)
41. 六方固定杆 B—(铣六方)
42. 六方固定杆 C—(钻铣 沉头孔)
43. 六方固定杆 D—(C 联曲面槽)
44. 笼罩(工艺、车削 1)
45. 笼罩(掉头加工、车削 2)
46. 笼罩(钻孔、倒角)
47. 笼罩(铣削、收尾)
48. 车铣后处理 —— 整体介绍
49. 车后 — 后处理构造器的打开方式
50. 车后 — 新建界面
51. 车后 — 车削板块 一般参数
52. 车后 –GM 代码的设置
53. 车后 — 设置 程序名、备注
54. 车后 — 编辑行号、显示操作名
55. 车后 — 起始行 状态代码的设置
56. 车后 — 换刀代码的修改
57. 车后 — 显示 刀具名、加工余量
58. 车后 — 显示 计算机名、后处理名
59. 车后 — 后处理 11 – 刀径(机床控制)
60. 车后 — 刀径(四种运动模式)
41. 六方固定杆 B—(铣六方)
42. 六方固定杆 C—(钻铣 沉头孔)
43. 六方固定杆 D—(C 联曲面槽)
44. 笼罩(工艺、车削 1)
45. 笼罩(掉头加工、车削 2)
46. 笼罩(钻孔、倒角)
47. 笼罩(铣削、收尾)
48. 车铣后处理 —— 整体介绍
49. 车后 — 后处理构造器的打开方式
50. 车后 — 新建界面
51. 车后 — 车削板块 一般参数
52. 车后 –GM 代码的设置
53. 车后 — 设置 程序名、备注
54. 车后 — 编辑行号、显示操作名
55. 车后 — 起始行 状态代码的设置
56. 车后 — 换刀代码的修改
57. 车后 — 显示 刀具名、加工余量
58. 车后 — 显示 计算机名、后处理名
59. 车后 — 后处理 11 – 刀径(机床控制)
60. 车后 — 刀径(四种运动模式)
章节 4
61. 车后 — 刀径收尾、程序收尾
62. 车后 — 小数点 前后位数的设置
63. 车后 — 调机高手添加的代码
64.Z 向铣 — 一般参数和旋转轴参数
65.Z 向铣 — 程序头的设置
66.Z 向铣 — 运动参数设置
67.Z 向铣 — 循环的分类、机床说明书
68.Z 向铣 — 孔底驻留的添加 – P
69.Z 向铣 — 攻螺纹 G84 的设置
70.Z 向铣 — 镗孔 G85 的设置
71.X 向铣 — 一般参数和旋转轴参数
72.X 向铣 — 程序头的设置
73.X 向铣 — 运动参数设置
74.X 向铣 — 钻孔循环的修改
75. 车削 – X 向铣 – Z 向铣 链接 3 合 1(关键)
62. 车后 — 小数点 前后位数的设置
63. 车后 — 调机高手添加的代码
64.Z 向铣 — 一般参数和旋转轴参数
65.Z 向铣 — 程序头的设置
66.Z 向铣 — 运动参数设置
67.Z 向铣 — 循环的分类、机床说明书
68.Z 向铣 — 孔底驻留的添加 – P
69.Z 向铣 — 攻螺纹 G84 的设置
70.Z 向铣 — 镗孔 G85 的设置
71.X 向铣 — 一般参数和旋转轴参数
72.X 向铣 — 程序头的设置
73.X 向铣 — 运动参数设置
74.X 向铣 — 钻孔循环的修改
75. 车削 – X 向铣 – Z 向铣 链接 3 合 1(关键)
课程简介
《UG NX 车铣复合精品视频教程》是一套深度聚焦UG NX车铣复合加工的专业课程。课程从车铣复合基础讲起,涵盖车铣复合种类结构、几何与程序视图设定、加工模板建立等核心基础内容;深入讲解车铣对刀方法,通过完整 XYZC 实例,细致剖析工艺分析、车削及 X/Z 向铣削等加工流程;还围绕六方圆栓、联轴器、六方连接件等典型零件,展开车铣复合工艺全流程实战教学,从工艺规划到车削、铣削、钻孔等多工序联动加工,全面呈现零件加工的技术要点;同时对车铣后处理进行系统讲解,包括后处理构造器操作、GM 代码设置、程序头 / 运动参数配置等关键技术,助力学员掌握后处理定制方法;更有 Z 向铣、X 向铣的专项参数与循环设置,以及车削与铣削工序多轴联动衔接等进阶内容。无论你是想入门车铣复合加工的新手,还是希望提升UG NX车铣复合编程技能的从业者,都能通过本课程全面掌握车铣复合加工核心技术,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复杂加工需求。
课程不仅包含六方圆栓、联轴器等零件的多轴联动加工教学,还系统拆解车铣后处理的定制方法,从后处理构造器操作到 GM 代码、运动参数设置,让学员能自主完成后处理开发。同时,针对 Z 向铣、X 向铣的专项技术,以及车削与铣削工序的衔接等进阶内容,也进行了细致讲解,帮助学员从入门到精通UG NX车铣复合加工,满足企业对车铣复合编程人才的需求,提升职场竞争力。
© 版权声明
教程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务必联系站长删除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