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玩DOTA2时,还能偶尔撞见些DOTA1留下的痕迹——比如英雄或道具的俗称就是现成的例子。只不过跟着版本一次又一次迭代,好多老称呼慢慢就淡出视野了。
退魔刀(净魂之刃)
估计不少人都知道,DOTA圈里好多大神正式打DOTA前都玩过真三——最有名的就是诸司马技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ZSMJ。这些人都是很早就接触DOTA的老玩家,所以总习惯把真三里的道具名直接用到DOTA装备上。比如现在的净魂之刃,以前有些玩家不叫“魂刃”这种简洁称呼,反而喊“退魔刀”——这名字其实是真三里传过来的老说法。
这些属性全是加敏捷和智力的,效果也大同小异——普攻一下就会扣目标的蓝,就连图标都没差别。
“洞察烟斗”这道具,光看名字就知道直接叫“烟斗”更准确——可现在大部分玩家反而都喊它“笛子”,说到底就是大家的习惯使然。
这件道具原本叫“卡嘉长笛”,后来才改名为“卡德加之洞察烟斗”——老玩家们当时顺嘴就把它简称为笛子或长笛。习惯这东西确实难改,就算名字换成了烟斗,还是有很多人接着用老称呼,慢慢就出现了“洞察烟斗”被喊成笛子、长笛的奇怪情况。这事儿跟“875”挺像的——都是老称呼顺着习惯留到了现在。
给物品或英雄起简称时,大家通常会挑名字的前半段或后半段来用——比如巨魔战将常被叫做“巨魔”,卡嘉长笛会被简称为“笛子”或“长笛”。洛萨之锋也是这么个情况,它是路人局里最火的道具,没有之一;当年显影之尘才卖180金,真眼只要100金,隐身基本等于无敌,这种事儿太常见了。玩家们就把它叫“洛萨”或者“隐刀”。
可惜因为版权限制,DOTA2没法直接用DOTA1里的一些英雄或道具名字——洛萨之锋正好在这个禁用名单里,所以现在玩家都顺口叫它隐刀。对了,隐刀和隐刃其实差不多,叫哪个都行。
暂无评论内容